The Margins of Gender

From XPUB & Lens-Based wiki
Revision as of 19:06, 28 February 2023 by Muyang (talk | contribs) (Created page with " 華語語系(男)同志書寫 華語語系(女)同志書寫 邱妙津《鱷魚手記》 研究文本精讀 許維賢(2015),《從豔史到性史:同志書寫與近現代中國的男性建構》 導論 問題的提出:從豔史到性史 如何理解有關sexuality的論述從古代中國到現代中國的轉變? 豔史與性史作為兩種不同的論述機制 什麼是sexuality?本書翻譯為「社會性」,常見翻譯為性...")
(diff) ← Older revision | Latest revision (diff) | Newer revision → (diff)


華語語系(男)同志書寫

華語語系(女)同志書寫

邱妙津《鱷魚手記》



研究文本精讀


許維賢(2015),《從豔史到性史:同志書寫與近現代中國的男性建構》


導論


問題的提出:從豔史到性史


如何理解有關sexuality的論述從古代中國到現代中國的轉變?

豔史與性史作為兩種不同的論述機制


什麼是sexuality?本書翻譯為「社會性」,常見翻譯為性態,性機制(但是並沒有一個完善的翻譯,不要緊,先記住英文)


Sex是一種自然事實,以身體的功能性為基礎

Sexuality 社會性有它的歷史,作為一種文化生產,它再現意識形態論述對人類身體和心理能量的挪用。

福柯《性史》



同性戀為何會被污名化?

同性戀處於(異性戀)社會性論述機制的夾縫之中


性史是一種論述性/別的權力機制



相對於性史,豔史又是什麼?


豔史的核心特徵:癖 - habitus - performativity





豔史是一種邊緣敘述


豔史作為一種美學昇華和快感享用





本書觀點:



2 同志書寫:重新想像「同志」的譜系與罔兩問景


同志的譜系學


恐同症,西方,傳教士



「同志」的五層含義,在歷史當中不斷延異

前現代中國:志趣相同的人

民初:政治理想相同的人

建國後:信仰同一主義的人

大陸官方媒體:特指同一個政黨的成員

全球華語媒體:同性戀


同志/政治/男性/社會主義/大陸/港台

P23-27


問什麼叫「同志書寫」而不是「同志文學」?

P31


什麼是「罔兩問景」?

P32-33


「罔兩問景」方法論的功用?


4 男性建構:大寫的「同志」與「現代中國性」主體


Masculinities 一種社會建構,去本質化


文獻綜述:p38-40

《文弱書生:中國文化的權力與男性建構》

Song Geng(2004),The Fragile Scholar: Power and Masculinity in Chinese Culture

魏矚安,《浪子的朋友:中華帝國晚期的同性戀與男性建構》

雷金慶,《中國男性氣概的理論化:中國的社會與性別》


本書觀點:p42

老同志-新同志


中國現代性


P45-55

在中國古代,對於性的觀念並非二元對立,而是陰陽互補

然而,這種觀念再晚晴知識份子哪裡則需要被清除或替換


中華文明要作為男性主體性方能獲得現代性的發言位置

身體改造/陽剛大敘事(國體-身體)--》文弱書生被排斥

剪辮子,穿西裝,打領帶

召喚青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女性脈絡?


五四:被觀看,性解放,擺脫家庭,進入異性戀

左翼:將婦女論述整合進階級論述之中(階級還原論)


文革:女同志,「她們抵押自己的性別以分享主體的權威」

新時期:從國家到個人,男性氣概/女性氣質的二元本質分化

90年代:女性書寫,慾望對象



桑梓蘭(2014),《浮現中的女同性戀:現代中國的女同性愛欲》


導論


一開始引入問題的圖片很有意思


中國美人之閒情



女女親密關係的認知轉變

女女親密關係並不被認為是「色」,姐妹,友情

民國時期女同性關係並沒有引起研究者的注意

但事實上,女同性愛在五四時期是公共議題


本書回應

進一步補充關於五四時期性別和性觀念轉變的研究

也對之前主要億男男性態研究表示不滿,從而從女女關係出發,探究從現代以前到現代轉型過程中,中國人對動性關係的轉變

將其至於公共領域/公共討論的脈絡之下

女同性戀認同政治(90年代之後,兩岸中文書寫)


為什麼是公共領域?

女同性關係的社會意義,只有女性參與公共生活,女性才被看見


是否應該走出女性主義?

否 性別分析還是有效的


如何理解女性主義?



本書脈絡



本土/跨國


研究方法


中國?還是 中文?中文論述不是固定的物理空間


帝國晚期

民國

中國

台灣


菁英文學文本(文學是一種重要的公共論壇)

哈伯馬斯,公共領域


19世紀末

報紙期刊、小說出版物


20世紀末

文化熱


菁英文學場域即是一個批判性對話的場所,也是一個權力操縱的論述場域


本研究重構了女同性愛慾成為中國公共領域中一個重要的討論和論戰對象

研究不同歷史時期中女女關係的再現性史的轉變,以及其各種建構性和管制性的作用


五四:性科學,性別二元論,用性慾取代家

    對女同性愛持否定看法

    父權彌散的權力控制

    「女同性愛」作為一個新詞出現


觀點:五四時期的論述並非與過去斷裂,而是增殖和多元化的現象


轉變的權力平衡


女女關係從曾經的不可見變的可見

女女慾望在現代中國的公共論述中獲得了性的身分,同時也獲致一種墮落的身分



五四女性小說的局限性是未能肯定女女色慾的合法性


20世紀末


大陸


發現女性而非解構女性


台灣


社會運動,女權運動,女同書寫,批判公共領域的失敗


文化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