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argins of Language: Difference between revisions

From XPUB & Lens-Based wiki
(Created page with " 核心主題 精讀《視覺與認同》導論部分:重構有關華語語系表述與反中國中心主義的相關論證:混雜性,去中心,與在地化 以馬華文學為案例,通過黃錦樹「失語的南方」與「表演的中國性」作為華語語系·馬來西亞在地化脈絡的一種批判 通過藉助德里達「他者的單語主義」以及周蕾的解讀,解釋語言與殖民主義之間的關聯,單語主義背後所隱含的符...")
 
No edit summary
Line 1: Line 1:


混杂 Creolization


核心主題
玷污一些人眼中的文化纯洁性


=== Main Theme ===


精讀《視覺與認同》導論部分:重構有關華語語系表述與反中國中心主義的相關論證:混雜性,去中心,與在地化
 
《視覺與認同》導論部分:重構有關華語語系表述與反中國中心主義的相關論證:混雜性,去中心,與在地化


以馬華文學為案例,通過黃錦樹「失語的南方」與「表演的中國性」作為華語語系·馬來西亞在地化脈絡的一種批判
以馬華文學為案例,通過黃錦樹「失語的南方」與「表演的中國性」作為華語語系·馬來西亞在地化脈絡的一種批判
Line 10: Line 13:
通過藉助德里達「他者的單語主義」以及周蕾的解讀,解釋語言與殖民主義之間的關聯,單語主義背後所隱含的符號暴力。
通過藉助德里達「他者的單語主義」以及周蕾的解讀,解釋語言與殖民主義之間的關聯,單語主義背後所隱含的符號暴力。


 
=== 第一部分 史書美《視覺與認同》導論 Shu-mei Shih, Visuality and Identity: Intro ===
 
第一部分 史書美《視覺與認同》導論




Line 19: Line 20:
史書美(2013),視覺與認同: 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
史書美(2013),視覺與認同: 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


'''關鍵詞''':視覺、認同、華語語系、跨太平洋表述


認同政治/身分政治對於少數族裔的必要性




'''後殖民主義作為一種認識論'''與'''後現代主義作為一種本體論的差異'''




后现代理论是对于主体是持一个批判否定和消解的态度。后殖民,他应该至少不是这样做,有一个很明显的理论上的差别是出现在这个福柯和这个萨义德当中,然后就是福柯他们那一派人肯定就是反人文主义,所以他们是从这种结构主义,甚至后结构的方式来去消解这个主体。但是萨义德是非常坚持这种批评家的位置性,他是很相信这种作家的,个人和主体性在在里面的,所以在做这个文学批评的时候,就有两派,一派就是作者已死这一派,那就是可能会不太考虑作者和这个文本之间的关系,另一派就比如说后殖民这一派,它是非常考虑作者和文本之间关系,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和语境。




后殖民不是处理本体论问题,它只是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它并没有宣称任何这种本体论的新的知识,只是在这个知识论层面去给予一些从不同的这种角度,立场,位置和身份来看待事物的一种知识。




 
'''P42 認同的知識論地位:'''
 
 
 
 
 
 
關鍵詞:視覺、認同、華語語系、跨太平洋表述
 
 
 
認同政治/身分政治對於少數族裔的必要性
 
後殖民主義作為一種認識論與後現代主義作為一種本體論的差異
 
P42 認同的知識論地位:


認同是理論的建構,它讓我們能以特定的方法閱讀這個世界。因此,認同具有相當的價值,其知識論地位必須被認真以待。在認同中,以及透過認同,我們才能定義並重新形塑我們的價值觀與我們的社群,我們才能提我們共同的未來提供組織及形式。認同政治的本質論與後現代主義者的懷疑論同樣地過了我們的社會與文化認同裡,真正的知識與政治的複雜性。
認同是理論的建構,它讓我們能以特定的方法閱讀這個世界。因此,認同具有相當的價值,其知識論地位必須被認真以待。在認同中,以及透過認同,我們才能定義並重新形塑我們的價值觀與我們的社群,我們才能提我們共同的未來提供組織及形式。認同政治的本質論與後現代主義者的懷疑論同樣地過了我們的社會與文化認同裡,真正的知識與政治的複雜性。

Revision as of 17:56, 27 February 2023

混杂 Creolization

玷污一些人眼中的文化纯洁性

Main Theme

《視覺與認同》導論部分:重構有關華語語系表述與反中國中心主義的相關論證:混雜性,去中心,與在地化

以馬華文學為案例,通過黃錦樹「失語的南方」與「表演的中國性」作為華語語系·馬來西亞在地化脈絡的一種批判

通過藉助德里達「他者的單語主義」以及周蕾的解讀,解釋語言與殖民主義之間的關聯,單語主義背後所隱含的符號暴力。

第一部分 史書美《視覺與認同》導論 Shu-mei Shih, Visuality and Identity: Intro

Shu-mei Shih(2007),Visuality and Identity: Sinophone Articulations across the Pacific

史書美(2013),視覺與認同: 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

關鍵詞:視覺、認同、華語語系、跨太平洋表述

認同政治/身分政治對於少數族裔的必要性


後殖民主義作為一種認識論後現代主義作為一種本體論的差異


后现代理论是对于主体是持一个批判否定和消解的态度。后殖民,他应该至少不是这样做,有一个很明显的理论上的差别是出现在这个福柯和这个萨义德当中,然后就是福柯他们那一派人肯定就是反人文主义,所以他们是从这种结构主义,甚至后结构的方式来去消解这个主体。但是萨义德是非常坚持这种批评家的位置性,他是很相信这种作家的,个人和主体性在在里面的,所以在做这个文学批评的时候,就有两派,一派就是作者已死这一派,那就是可能会不太考虑作者和这个文本之间的关系,另一派就比如说后殖民这一派,它是非常考虑作者和文本之间关系,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和语境。


后殖民不是处理本体论问题,它只是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它并没有宣称任何这种本体论的新的知识,只是在这个知识论层面去给予一些从不同的这种角度,立场,位置和身份来看待事物的一种知识。


P42 認同的知識論地位:

認同是理論的建構,它讓我們能以特定的方法閱讀這個世界。因此,認同具有相當的價值,其知識論地位必須被認真以待。在認同中,以及透過認同,我們才能定義並重新形塑我們的價值觀與我們的社群,我們才能提我們共同的未來提供組織及形式。認同政治的本質論與後現代主義者的懷疑論同樣地過了我們的社會與文化認同裡,真正的知識與政治的複雜性。

認同不是任意的,而是在經驗中獲得並轉為知識的。

認同的多樣性

讓人擁有權力

產生壓迫

自我生成

強行加諸

有社會創造力

具有「消解、摧毀、改變、想像不同」的能力並抵抗主流論述所強加的認同


為什麼後現代流動主體/消解主體不適合少數族裔進行政治鬥爭

強調一種現實主義的認同用以對抗後現代主義對認同與主體性的無限延遲

彈性主體的代價 (認同的建構對抵抗有所助益)

工人已死

少數族裔/婦女

異化戀物化(the fetishization of alienation)

將異化的經驗普遍化,有需要的祖慶無法利用主體性與認同

這是西方哲學內部的脈絡問題,但是西方之外的人並不一定要加入其中

當務之急是區分有用與無用、抵抗的與霸權的、不變的與改變的種種認同


少數說話的意義與方法:「少數文學」(德勒茲與加塔里)

少數的自我表述,或者是少數族群利用主流語言來進行表述


認同的機種類型:認同六種(p45)

基本教派主義者的認同

商業化的認同

正當化的認同

知識的認同

抵抗的認同

有改造作用的認同


華語語系表述中的中國性問題

同質化的中國性的問題在什麼地方?

中國性是一個過於還原化的概念

漢族中心的,忽視和掩蓋了五十六個民族中的其他五十六個民族

主流的特定族群偽裝成全體大眾,與西方對中國和中國人與中國性的簡化概括同謀

也無法體現離散華人的地方特點

將中國性本質化


誰擁有對於中國性的最終解釋?

中國中心

離散中國人研究的問題在什麼地方?

以中國性為衡量標準

缺乏與其他學科之間的交流

華語語系如何挑戰、質疑了這種本質化的中國性?

異質化與混雜化

華語語系概念,包含了在中國之外使用各種不同漢語語言(sinitic languages)的各個區域

作為非大都會中心的區域必須使用大都會中心語言

反殖民、反中國霸權


華語語系如何通過視覺性作為認同的機制來建立新的認同和論述空間?(地方感性 place)

華語語系立基於地方,是日常生活的實踐於經驗,也是根據地方需求與狀況,而隨之反應與轉變的歷史形構

華語語系的主體性來自於藝術製作與藝術欣賞

作為前景/聚焦者

敘事含義

超越民族身分來處理以作品的地方脈絡和所使用的視覺、聽覺、文本語言



第二部分 馬華文學 作為一種少數文學/小文學的案例 以黃錦樹的論述為例


華文/中文:「失語的南方」與語言再造

多元語境中的華文(地域標記)--》馬華文藝獨特性

華文淪為表音符號

英文外來語

地方方言


境內中文 vs 境外中文 (北方/南方)

口語化/技術化

技術性/文化性

對象性/後設性

對話中的語法


言文合一 vs 言文分離


星馬缺乏書面化的經驗,一直被排除在書寫系統之外

北方方言和普通話是同一個系統,口語可以輕易轉化為書面語

南方方言書面化的歷史則十分短暫

北方農民的鄉土語言難以表達城市

失語的南方作為書寫的邊陲所以才需要創造語言

外文語言和語法都可以作為參考對象


中國性與表演性:論馬華文學與文化的限度


最基本的脈絡是中華文化在馬來西亞當地的危機(失去)

教育的

政治的

文化的


華人身分的再確認

中國性作為符號和象徵(空洞性)

自我展演/自我東方化



第三部分 德里達「他者的單語主義」monolingualism of the other


德里達發現的問題

a lack of proprietary identity or oneness with the language. In what he calls a “logical contradiction” or “performative contradiction” of enunciation (2, 3), he offers this lyrical refrain: “I only have one language; it is not mine” (1); “it will never be mine, this language, the only one I am thus destined to speak, as long as speech is possible for me in life and in death; you see, never will this language be mine. And, truth to tell, it never was”


單語主義

Monolingualism in this instance is less the exclusive sign of imposition by political force or cunning than it is the promise of the singular, a promise that remains open-ended and thus messianic in character: “It is not possible to speak outside this promise . . . that gives a language, the uniqueness of the idiom, but only by promising to give it. There can be no question of getting out of this uniqueness without unity. It is not to be opposed to the other, nor even distinguished from the other. It is the monolanguage of the other. The of signifies not so much property as provenance: language is for the other, coming from the other, the coming of the other” (68, Derrida’s emphasis).34


語言純潔性的迷思


純粹法語 純粹口音 純粹文化 純粹民族國家 純粹法國人


他者就是殖民者


“The other” in this instance is, quite straightforwardly, the colonizer, who, operating on the foundation of a repressive sovereignty, demands that the colonized adhere to a single language, against which the colonized is always found to be inferior. Hence Derrida’s uneasy awareness that he probably does not sound completely authentic: “Not everything in my ‘French Algerian’ accent is lost. Its intonation is more apparent in certain ‘pragmatic’ situations (anger or exclamation in familial or familiar surroundings, more often in private than in public, which is a quite reliable criterion for the experience of this strange and precarious distinction)”


殖民主義:

In his account, cultural difference and inequity are understood as mere deterministic differentiations that, in the end, do not conjure what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about the legacy of language, including the linguistic order under colonial dictation. To this extent, Derrida reads colonialism as both specific and universal: colonialism is a specific instance of the appropriation of language by the use of force or cunning; at the same time, all practices of language involve such appropriation. Referring to the colonial master, for instance, he writes: “Because lan- guage is not his natural possession, he can, thanks to that very fact, pretend historically, through the rape of a cultural usurpation, which means always essentially colonial, to appropriate it in order to impose it as ‘his own.’ That is his belief; he wishes to make others share it through the use of force or cunning; he wants to make others believe it, as they do a miracle, through rhetoric, the school, or the army” (23).31


補充一點法語歷史

法國皇室 巴黎口音 暴力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