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argins of Diaspora: Difference between revisions

From XPUB & Lens-Based wiki
No edit summary
Line 165: Line 165:
[[File:6543.png|thumb|center|1903x1903px]]
[[File:6543.png|thumb|center|1903x1903px]]


===Deterritorialized Diaspora ===




[[File:36453424.png|thumb|center|906x906px]]




 
===反離散的慾望實踐 Desire Practice for Against Diaspora===
 
 
離散的去疆界化
 
 
 
 
 
反離散的慾望實踐




Line 186: Line 179:




 
[[File:234234.png|thumb|center|906x906px]]
 
 
 
 
 




Line 203: Line 191:


黃大俠在中餐比賽中永遠輸於那位中國廚師,最終在拜訪和學習各種在地族群之後成果的製作出了屬於自己的食物
黃大俠在中餐比賽中永遠輸於那位中國廚師,最終在拜訪和學習各種在地族群之後成果的製作出了屬於自己的食物





Revision as of 00:28, 19 June 2023

Diaspora
Against Diaspora
Between Diaspora and Against Diaspora


What is Diaspora(李有成,〈離散與家國想像〉)

Diaspora

Dia-跨越 + -sperien播撒種子

離散=背井離鄉,散居各地的族群


Book of Deuteronomy

離散本身是一種懲罰,是背離耶和華律法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離散的意義是負面的,對個人、家族或整個民族都是災難,其世紀狀況是居無定所


花果飄零 -》開花結果

落葉歸根-》落地生根/開枝散葉


Roots and routes

Every Chinese carries such a heavy burden of the past, and this baggage is too heavy for me to share. I want to seek a life with no connection to the past.

How can we figure out the present without the past?

I was finally convinced that one must leave the past behind in order to live. Throw away your past and don't even think about it, as if it never existed.

Tmy-12323.png



What are the issues in the study of Diasporic Chinese?

華語語系表述中的中國性問題

同質化的中國性的問題在什麼地方?

中國性是一個過於還原化的概念

漢族中心的,忽視和掩蓋了五十六個民族中的其他五十六個民族

主流的特定族群偽裝成全體大眾,與西方對中國和中國人與中國性的簡化概括同謀

也無法體現離散華人的地方特點

將中國性本質化


誰擁有對於中國性的最終解釋?

中國中心

離散中國人研究的問題在什麼地方?

以中國性為衡量標準

缺乏與其他學科之間的交流

華語語系如何挑戰、質疑了這種本質化的中國性?

異質化與混雜化

華語語系概念,包含了在中國之外使用各種不同漢語語言(sinitic languages)的各個區域

作為非大都會中心的區域必須使用大都會中心語言

反殖民、反中國霸權


華語語系如何通過視覺性作為認同的機制來建立新的認同和論述空間?(地方感性 place)

華語語系立基於地方,是日常生活的實踐於經驗,也是根據地方需求與狀況,而隨之反應與轉變的歷史形構

華語語系的主體性來自於藝術製作與藝術欣賞

作為前景/聚焦者

敘事含義

超越民族身分來處理以作品的地方脈絡和所使用的視覺、聽覺、文本語言

Against Diaspora

Using the word Diaspora without thinking about it-離散有其終時

-語言群體是一個處於變化之中的開放群體

-華語語系研究讓我們重新思考“源”(roots)和“流”(routes)的關係,“根源”的觀念在此看爲是在地的,而非祖傳的,“流”則理解爲對於家園更爲靈活的理解,而非流浪或無家可歸。



從幾個世紀以前直至現在,各種各樣的華人羣體離開中國移居他鄉,在對他們展開研究時,“離散中國人”被用作一個組織性概念,而通過揭示這個概念的偏差,有可能提出新的組織性概念,而非諸如“中國性”和“中國人”這樣的本質主義觀念。取而代之的是一些重新嚴密闡釋過的概念,例如地方化、多樣性、差異、克里奧爾化、混雜性、雙語制、多元文化原則,等等,以及其他可以用來更立體地理解歷史、文化和文學的概念。族裔研究、其他“語系”研究(如法語語系研究和英語語系研究)、後殖民研究、跨國研究以及其他相關的探究模式,在一個比較的語境中進行華語語系研究,以上模式或許都可借鑑。


華語語系研究讓我們重新思考“源”(roots)和“流”(routes)的關係,“根源”的觀念在此看爲是在地的,而非祖傳的,“流”則理解爲對於家園更爲靈活的理解,而非流浪或無家可歸。把“家園”和“根源”分開,是認識到在特定的時間和特定的地緣政治空間,作爲一個政治主體而深切地認同當地,這種生活是絕對必需的。把家園與居住地聯繫起來是在地選擇的政治參與,是重倫理的表現。而那些懷鄉癖、中間人、第一代移民所聲稱的沒有歸屬感,時常是一種孤芳自賞,很大程度上沒有意識到他們強烈的保守主義,甚至是種族主義。25居住地會改變,有些人不止一次移過民,但是把居住地視爲家園或許是歸屬感的最高形式。“流”,在此意義上可以成爲“源”。這不是(適宜於)那些不認同當地民族-國家,脫離當地政治的流動居民

的理論, 而是指向“流”和“源”原本相反的意義解構之後的新的認同的可能性。


當“流”可以成爲“源”,多維批評便不僅成爲可能,也勢在必行。華語語系羣體超越了國族邊界,在面對他們原出國和定居國時,都可以持一種批評立場。在祖居之地和當地這二者之間,不再是一種非此即彼的選擇;這種非此即彼的選擇對移民及其後代的福祉顯然是有害的。

一個華裔美國人可以同時對中國和美國持批判的態度。在臺灣,這種多維批評爲一種批判性的、明確的立場的出現提供了可能,這種立場不再將臺灣和美國右派關聯起來。所以,華語語系作爲一個概念,爲一種不屈服於國家主義和帝國主義壓力的批判性立場提供了可能,也爲一種多元協商的、多維的批評提供了可能。這樣的話,華語語系就可以作爲一種方法。華語語系一開始是一個關乎羣體、文化和語言的歷史和經驗範疇,而現在,它也可以重新被闡發爲一種認識論。

离散 - 漂泊

反离散 - 在地

in between Diaspora and Against Diaspora(徐維賢《華語電影在後馬來西亞》)

Tmy-432748.png



馬華語境下的離散與反離散 Diaspora and Against Diaspora in Malaysian Chinese Context

黃錦樹:離散論述,反對本土化立場

本土化只有當大馬政治生態對華族和華文有利的情況下才是可行的,otherwise 本土化=消失


反離散論述也存在:把「華人認同」與「中國人認同」區分

2343.jpg.png



政治上,馬來人優先政策導致華人在馬來的政治地位上的弱勢


《初戀紅豆冰》Ice Kacang Puppy Love

小鎮

Tmy8888.png


食物作為慾望表達的物質形式


紅豆冰,南洋咖啡,炒粿條,把三代小鎮華人的地方物質形式進行具體化,也透過大馬華語語系的土腔口音,對白,還有本土創造的情歌,串連各種比較抽象的感性認同(地方感性認同)



6543.png

Deterritorialized Diaspora

36453424.png


反離散的慾望實踐 Desire Practice for Against Diaspora

《辣死你媽2.0》

通過角色的飲食慾望來構建馬來西亞的國族認同


234234.png



中國性與混雜性


中餐廳/中國廚師學校/中餐廚師/正統性


黃大俠在中餐比賽中永遠輸於那位中國廚師,最終在拜訪和學習各種在地族群之後成果的製作出了屬於自己的食物



可是如果無法在地怎麼辦?原鄉與他鄉如果都無法成為認同的基準,該怎麼辦?


《美國女孩》

《大陸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