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argins of Empire: Difference between revisions
Line 361: | Line 361: | ||
不可還原性/不可譯性 | 不可還原性/不可譯性 | ||
'''被殖民者的知识和情感是无法完全用殖民者的语法来进行表达''',而殖民地的不可通约性恰恰存在于这种无法完全被表达的句子之外。类似的尴尬情景经常出现在对于香港殖民地文化的批评中,在<寻路在东京>里就出现过有人批评香港电视台整天讲的都是他听不懂的粤语,而一国两制的关键点应当在于语言的统一,即大家都说普通话。另一位从法国回来的人则认为香港人的中文,不中不西,并谴责「士多啤厘」这类的中文为殖民地中文。然而,这种语言和文化的混杂性恰恰是香港文化中不可通约性的关键之处。因此,也斯需要寻找一种方式恰到好处地表达这种香港文化中的不可通约性。 | |||
==== '''食物,边界,空间与跨国感性 Food, borders, space and transnational sensibility''' ==== | ==== '''食物,边界,空间与跨国感性 Food, borders, space and transnational sensibility''' ==== |
Revision as of 01:01, 12 June 2023
Bringing the critique of imperial power into the literary criticism to analyse how imperial power operated in the colonies 將帝國權力的批判帶入文學批評當中,來分析帝國權力如何在殖民地進行運作
An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emotions and desires of the colonised in colonial history 分析被殖民者在殖民歷史當中的處境,情感,與慾望
How should the colonised express themselves? 被殖民者究竟應該如何自我表達?
Is cosmopolitanism among empires feasible? 帝國夾縫間的世界主義是否可行?
Theoretical Framework 帝國間性 inter-imperality(Shu-mei Shih)
主體處於多種帝國權力之間的一種生存狀態、生命情感及其特殊的批評視角
A state of being, an emotion of life and a particular critical perspective of the subject in the midst of multiple imperial powers
中国作为帝国 China as an empire, China must be examined in the context of imperial criticism
帝國的年代 The Age of the Empire
新與舊之間的延續性
中國作為新興帝國被西方所警惕
The continuity between the old and the new
China as an emerging empire watched over by the West
帝國的疆域 The Territory of the Empire
Direct territorial succession betwee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Qing Empire
中华人民共和国與清帝國之間領土上的直接繼承關係(滿洲對內亞的殖民侵略,中国继承了这个领土)
Manchurian colonial invasion of Inner Asia, a territory inherited by China
大陸殖民 Continental Colonization
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Orphan of Asia - Zhuoliu Wu
为什么使用亚细亚? why use the word Asia?
Had to be. There are no other words to describe it. For these marginal ones, the ones in between such empires, between powers, there is no whole description.
不得不。没有别的词去描述了。对于这些边缘的,处在这种帝国之间的,权力之间的,没有一个整述。
亚细亚的孤儿 在风中哭泣
黄色的脸孔有红色的污泥
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
西风在东方唱着悲伤的歌曲
亚细亚的孤儿 在风中哭泣
没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游戏
每个人都想要你心爱的玩具
亲爱的孩子你为何哭泣
多少人在追寻那解不开的问题
多少人在深夜里无奈的叹息
多少人的眼泪在无言中抹去
亲爱的母亲这是什么道理
The orphan of Asia is crying in the wind,
On his yellow face there is the red mud;
In his black eyes there is a white terror,
The western wind sings a sad song in the east.
The orphan of Asia is crying in the wind,
Nobody wants to play a fair game with you;
Everyone wants to grab your beloved toys,
My dear child, why are you crying?
So many people are trying to solve the puzzles,
And so many people are sighing at midnight;
So many people are sweeping their tears in silence,
Dearest mother, what truth is this?
本書完稿與民國32年(1943年),台灣「光復」前夕。
作品介紹 Work intro
《亚细亚的孤儿》(日文名:アジアの孤児)是台湾作家吴浊流成名的长篇日文小说。[1]原名《胡志明》,由于与越南共产党领袖胡志明同名,后改为《亚细亚的孤儿》,主角也从「胡志明」改名「胡太明」。本书对当年的台湾人,既不是日本人也不是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其矛盾与混乱有深刻描绘。小说讲述了台湾日本统治时期的知识分子胡太明,在台湾遭受日本殖民者的欺压,被认为与日本人是不同人。到日本留学时,遇到中国大陆学生,在透露自己是台湾人后又不被中国学生认为是中国人而受到歧视。最终回到台湾后,胡太明目睹家乡的沉沦,终于崩溃。
郁达夫 《沉沦》
一名性格相当矛盾的日本留学生因为其早熟的性情而与别人疏离,经常独来独往。虽然他偶尔会渴望能与别人恢复关系,不久后却又暗暗恨怨他们冷漠,故不时想“复他们的仇”。在情欲方面,留学生碍于其怯懦而不能与女性沟通。在欲念下,他经常“犯罪”,又偷窥主人女儿洗澡。被揭发后留学生搬进了山上梅园,再不敢回去。一次,忍无可忍之下,留学生到了一家大庄子,内有妓女。受好胜心的驱动,留学生进入了去,却意识自己的身份已招妓女讨厌,醉后醒来,感慨祖国的软弱,令他处处碰壁。
Becoming Japanese - Colonial Taiwan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Formation
內容概述 Content Overview
Japan brought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a compulsion of colonial modernity) and people must learn Japanese
日本带来了启蒙教育(殖民主义现代性的一种强制),人们必须学习日语
主角胡太明生于台湾一个中落的地主家庭,幼时在族长祖父的安排下进入「云梯书院」学习汉学,私塾关闭后进入公学校受到新式教育,后来又进入师范学校就读,最后成为教师。任教期间,台籍及学生处处受到日籍教员欺凌,但胡太明却爱上了日籍教师内藤久子,但因种族之间的差异被拒绝。
太明在悲痛下决定留学日本,在日时友人蓝以「台湾人日语的口音与九州相近」使太明隐瞒身份;在与其他中国留学生接触后,胡太明自称是台湾人,却被怀疑为间谍。回到台湾后太明却失业了,最后只得到同事的甘蔗农场工作,并利用午休时为农场内的女工们提供教育,但农场因製糖会社的压榨在不久后破产,太明于是决定前往大陆。
临行前他做了一首诗中提到「归故国」,写完后太明认为他现在不具中国人民身份,于是改为「游大陆」。到大陆后至南京任教,并与女学生淑春相恋结婚,然而崇拜「新思想」的淑春(摩登女郎)却沉迷于烟赌、交际,令受传统思想的太明难以接收,却只能放任。一日太明在家中被以调查为由被带走拘禁,拘捕者虽相信太明不是间谍,却因「上级命令」不得不拘禁太明,狱中他不禁思索殖民下台湾人的悲惨命运。尔后太明受到过去女学生们的帮助越狱,最终搭船离开大陆。(他坐的那个轮船其实是一个日本的轮渡,然后他其实是假装自己是日本人的身份,才成功上了那个船,最后跑回家的)
回到台湾后人事全非,他哥哥已成为保正,处处致力于皇民化运动,鱼肉乡民。战事越趋白热化,当局开始徵用各式物资,后来实施米粮配给,村人纷纷藏匿粮食,胡家藏起的米被发现,太明的母亲阿茶因而逐渐鬱闷而死。随着战争进行,太明也被徵招入伍前往广东,他得知当时士兵强姦民女的行为深感不齿。后来他充当翻译,目击日人斩首大量「抗日份子」,因而受到衝击昏厥,被送回台湾。随后太明的同父异母弟弟志南被学校强迫加入「志愿军」,志南据理力争,最后还是签字。志南在大量劳动下几近残废,并在太明和其母的目睹下死去。
太明因而受到打击,终致疯狂,在胡家牆上写上反战支持台湾人民的词句,又在村中到处写上「白日土匪」之类的话语,后来太明也不知去向,就这样消失不见。
《胡志明》長篇小說四本(亞細亞的孤兒,1946.10出版)
此书即是吴浊流先生最著名的小说《亚细亚的孤儿》的最初原名,这「亚细亚的孤儿」几个字被拿来做台湾处境的代名词,罗大佑也用这几个字1983年做过一首同名歌,但他当年却说亚细亚的孤儿是指越南(哇咧);那到底这首歌是写台湾还是越南,罗某在台湾真正民主化、本土化后二十多年来一直没公开讲明过。
「胡志明」原本是一个台湾人名字,吴浊流拿来做书中主角及书名,后来因为越南战后的革命领袖也叫胡志明,为避免被误会这本书是在写越南共产党革命,很快改为胡太明。《亚细亚的孤儿》则是1956年将本书拿去日本出版才改的。
封面是由著名湾生画家立石铁臣(Tateishi Tetsuomi, 1905-1980)画的,立石铁臣在战后被留用,并没有在日本投降后第一时间返回日本,在台北师范及台湾博物馆工作,一直到1948年才引扬。立石铁臣是日本时代末期台湾极出名的画家兼设计家,曾帮西川满、《民俗台湾》设计封面插图,烩炙人口。
本書1943年完稿,作者以日語寫成,出版於1946年(台北),1959年翻譯為華文於高雄出版。
The Lure of the Modern by Shu-mei Shih
用一个半殖民地的理论来去讨论中国,以及也批判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其实由于是没有经历过完全的西方殖民,它对于整个西方思想,它是缺乏一个内在性的反思。如果站在一个台湾的角度,你就会发现这种现代化,现代性,它其实就是殖民者带来的,它必然是有这种殖民的暴力存在的。
講述日治時期(1895-1945)殖民地台灣人的認同困境 identity dilemma among colonial Taiwanese during the Japanese rule (1895-1945)
Main topics
傳統與現代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的文化與權力 Culture and power between the coloniser and the colonised
殖民權力關係的情慾化與性別化 (例如台湾人希望和日本人发生关系)The Eroticisation and Genderisation of Colonial Power Relations
同化與皇民化 Assimilation and Japanization
宗主國對於殖民地的結構性剝削(政治/經濟/文化)Structural exploitation of colonies by suzerain states (political / economic / cultural)
身分認同 Identity Recognition
日治時期,殖民地台灣人的身分認同
胡太明 经历
青年/台灣:
私塾(漢族傳統文化)/現代學校(日本教育)
中文/國語(日語)
本省教員/日本教員
本省女性/日本女性
留學/日本:
台灣人or 日本人(面對日本人,是否隱藏自己台灣人的身分)
台灣人 or 中國人(面對中國人,是否隱藏自己台灣人的身分)
成年/中國:
聽不懂上海話,需要學習北平話
做日語老師 1930 很多中国人学日语,想往日本跑
因為是台灣人,被國民政府抓起來關進監獄
逃回台灣的路上,謊稱自己是日本人
成年/台灣:
面對皇民化浪潮
面對殖民權力對殖民地的壓迫和剝削
殖民权利对殖民地的剥削和压迫,各种物资,米面油,还有蔗糖,当时日本在在台湾设立了很多制糖厂
見證官僚制度的腐敗
親人死亡
同化與皇民化 Assimilation and Japanization
荊子馨(2016),《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
陳培豐(2021),《「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
動畫臺灣史 taiwan history(taiwan bar)
https://www.youtube.com/@TaiwanBar
日本亚洲主义,泛亚主义 Japanese Asianism, Pan-Asianism
同化主義 vs 殖民主義 assimilation vs colonialism
特別統治時期(殖民主義)
內地延長主義(同化主義)日台平等
Extensionism of Japanese Proper
內地延長主義為台灣日治時期,大日本帝國在台灣所施行的一種殖民統治政策。該項殖民統治政策主張將包括台灣在內的殖民地以「雖與內地有稍許不同,但視為內地的延伸,直接適用本國法律,以之為本國領土來統治」此一方針做為基本政策。
台灣人沒法在台灣上學
家境好的人去日本留學
西方知識與文化在學校進行再生產(日本中心的史觀)
皇民化時期(將台灣人改造成日本皇民作為戰爭資源)
國語運動(國語講習所/國語家庭/改名)--》優先獲取資源
宗教風俗--》增加台灣對日本的忠誠度
戰爭動員
認同與誤認 Identity and misrecognition
絕對精神?
帝國夾縫間的世界主義 Cosmopolitanism between Empires
台灣 Taiwan
處於帝國夾縫之間的邊緣地帶:美國-中國
國族主義論述其實都是奢望
通俗世界主義(vernacular cosmopolitain)
一個描述邊緣群眾到文化互動主義的方式
雙語/多語主義:英語/法語(大都會語言)+台語/印度語/韓文(非大都會語言)
作為藝術家,如何再現台灣?如何選擇符號?How do you reproduce Taiwan as an artist? How to choose symbols?
創傷敘述:歷史/性別/階級
連續殖民
慰安婦(日本士兵)/吧女(美國大兵)/性旅遊(日本遊客)《寶島賓館》
二二八中的女性敘事《墓誌銘》
織布/女工《新莊女人的故事》
《世紀小甜心》
它的这个主体性是来自于它有能力去对这种世界的这种文化来进行使用,接受,重新再生产,然后才能把自身经验也带入到进来
香港 Hong Kong
從《剪紙》到《後殖民食物與愛情》
殖民地文化中的不可通約性
句子之外,意指不能(out of sentence and un-signified)
《剪紙》 paper cut-out
兩位女主角:喬與瑤
文化上颇为西化的乔
迷恋中国传统文化和粤曲的瑶
可能是吴浊流的精神分裂
香港人的精神分裂
两种都是殖民者强加的,都不是自己的,两者发生冲突,无法沟通
歷史背景
70年代
70年代正是香港经济突飞猛进的时期,也标志着香港从一个发展中地区转变为发达经济体。经历了整个60年代的政治运动(如九龙骚动和六七暴动),港英殖民政府开始着手解决社会问题,殖民地的民生与经济因此也得到了改善。也正是在经济快速发展和西方流行文化进入香港年轻人的日常生活的时代背景下,被殖民者想要进行自我言说和自我表述却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甚至,被殖民者之间的沟通也成为了问题。瑶和乔代表着香港人当时两种普遍的「情感结构」(the structure of feeling)。回到传统的中国文化当中还是奋不顾身的投入西方的现代文化,是很多港人在当时面临的文化认同上的困境。
情書/信件/古體詩
黃-》喬-〉把信給我,讓我來解讀
瑤-》在家剪紙/發瘋/胡思亂想
不可通約性 incommensurability
不可還原性/不可譯性
被殖民者的知识和情感是无法完全用殖民者的语法来进行表达,而殖民地的不可通约性恰恰存在于这种无法完全被表达的句子之外。类似的尴尬情景经常出现在对于香港殖民地文化的批评中,在<寻路在东京>里就出现过有人批评香港电视台整天讲的都是他听不懂的粤语,而一国两制的关键点应当在于语言的统一,即大家都说普通话。另一位从法国回来的人则认为香港人的中文,不中不西,并谴责「士多啤厘」这类的中文为殖民地中文。然而,这种语言和文化的混杂性恰恰是香港文化中不可通约性的关键之处。因此,也斯需要寻找一种方式恰到好处地表达这种香港文化中的不可通约性。
食物,边界,空间与跨国感性 Food, borders, space and transnational sensibility
在《后殖民食物与爱情》当中,食物十分突出地成为了一条出主线。其间的人物与故事,都围绕着这十二道“菜”,娓娓道来。整部小說仅有几篇是发生在香港的故事,而大多数的故事都发生在香港以外的地方,例如京都、越南、西班牙、温哥华。然而,恰恰是这种跨国的地景空间,才能够再现港人日常生活中频繁的跨国流动的经验。除此以外,对于世界料理的广泛接受程度也体现了港人在文化上多元包容的心态。
实际上,在同名短篇<后殖民食物与爱情>当中我们就能够感受到这种跨国感性的分配逻辑。这种跨国感性并不是以西方中心主义为基础的柯梦波丹(cosmopolitanism),相反也斯给予这种跨国感性一种基于香港主体位置的一种平等对待东方和西方文化的融合心态。例如,「我」那晚在酒吧跟朋友们一起庆祝生日的时候,朋友们带来各种不同的食物:中东蘸酱、西班牙头盘、意大利面条、葡式鸭饭、日本寿司、还有夫妻肺片。这种并置的呈现方式恰恰解构了东/西二元对立的逻辑霸权。在跟玛利安约会时,「我」也是选择了一家曾经在伦敦海德公园吃过的法式泰国融合菜。并认为亚洲的文化应当跟西方平起平坐。相较于之前在《剪纸》中所提出的问题,也斯在《后殖民食物与爱情》当中给出了一个可能的回答,那就是问题不在于究竟是选择西方还是中国,相反对于一种理想的香港人来说,东西方文化皆可消化和运用,不仅仅拥有奶酪和红酒的知识,同时也具备制作夫妻肺片的能力。我将这种跨文化的知识生产称之为跨国感性,这样的跨国感性打破了既定的文化等级制度,同时对于西方中心主义和中国中心主义进行了去中心化的处理。
跨国感性的分配也体现在跨国主体的流动性。小说中多数故事发生在香港以外的地方,即便有些核心故事发生在香港,也能从其中的人物身上看到不同国家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在香港文学史中,就有过关于「城籍」的讨论,因为在殖民地时期,香港是一个没有国籍的地方。然而,在后殖民香港,能够突显香港与中国大陆的差别之一就在于港人的护照与内地人的护照。香港人所持有的是香港永居的护照的免签数为168,而中国护照只有48个国家或地区可以对私人护照免签。因此,这种跨国流动的能力也成为也斯作品中用来表述香港身份和不可通约性的方式。多种文化的并置,对于异国他乡的亲切描绘,高度跨国流动性的再现,都体现了作者对于边界,疆域,和等级制的反思。
除了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以外,也斯小说当中的食物与日常生活书写同样也起到了解构宏大叙事的效果。毕竟,整部小说的历史背景是发生在后九七时代的香港。在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文化生产中,九七焦虑是一个核心主题。大家都对政权移交之后前途未卜的香港命运焦虑不已。对于港人来说,自己的命运永远无法掌握在自己手中,总是沦为大国政治之间的棋子。尽管,在也斯的这部小说当中,整体基调依然是暗淡的,但是能够看出,将政治上的沮丧转移到食欲和情欲当中,也在消解政治上的宏大叙事:
这些夸张的食物配合回归前歇斯底里的气氛,一方面是民族气节高昂的电视爱过歌曲晚会,一方面是兰桂坊洋人颓废的世界末狂欢,不是只有明天就是没有明天,好想这明天就是日历上一个印成红色的日子,代表了某些伟大食物的诞辰或是死寂。我想这是日子崇拜。我对什么大日子都无所谓。但在那段日子里我们也不能幸免地大吃大喝,荒腔走板地乱唱一通,又恋爱又失恋,整个人好似处于一种身不由己的始终漂浮状态。
(也斯,2009)
「97移交」对于香港和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件大日子。然而,对于也斯小说中的人物来说,这个大日子不过是沦为一个背景而已。今晚,本是跟朋友一起在酒吧里庆祝「我」的生日,而这个日期似乎也在暗示着一种任意性和被动性。因为「我」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的生日究竟是哪一天:
我这么大一个人,过去一直没有过生日的习惯。大概因为当年父母偷渡来港,我是死寂啊接生的,连出世纸也没有。长大以后去领身份证,看不懂英文,就把当天的日期当生日写上去了。家里提的是中国阴历的日子;身份证上是应付官方的虚构日期;还有姨妈后来替我从万年历推算出来的阳历日子,我备而不用,也没真正核对过。就这样三个日子在不同场合轮番使用,随便应付过去,倒也适合我散漫善变的个性。
(也斯,2009)
这个生日的发生学即是叙事者「我」同时也是对于香港的一个转喻。这意味着一种跨殖民性(trans-colonial)的知识生产施加在「我」的身上,不论是官方日期,阴历,还有阳历日子,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所谓,都是一种外界/殖民者强加的知识。尽管「我」处在一种身不由己的漂浮状态之中,但是「我」能够做的就只有跟朋友们在这里大吃大喝,恋爱失恋。用日常生活中的食欲与情欲来转移政治上的力比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