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argins of Theory: Difference between revisions
(6 intermediate revisions by the same user not shown) | |||
Line 214: | Line 214: | ||
=== 第二部分:理論 Second part: Theory === | === 第二部分:理論 Second part: Theory === | ||
==== | ==== Post-structural/Post-colonial/Sinophone Studies relations? ==== | ||
Line 225: | Line 225: | ||
· 強調理論背後的經驗性和使用意圖比純粹的理論研究更實際 | · 強調理論背後的經驗性和使用意圖比純粹的理論研究更實際 | ||
==== | ==== How to understand contemporary French philosophy? ==== | ||
===== | ===== 20th Century French Philosophy ===== | ||
o | o Existentialism Psychoanalysis Semiotics Structuralism Post-structuralism | ||
===== | ===== What i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m? ===== | ||
o 难道我们仅仅是类似于教材式哲学史当中按照时间顺序来理解他们? | o 难道我们仅仅是类似于教材式哲学史当中按照时间顺序来理解他们? | ||
o 还是说我们是按照文学理论的方式来看看从哲学当中弄够拿出什么来分析文本/文化? | o 还是说我们是按照文学理论的方式来看看从哲学当中弄够拿出什么来分析文本/文化? | ||
===== | ===== Two paths to understanding post-structuralism. ===== | ||
· | · Anti-teleology(Judith Butler ''Subjects of Desire'') | ||
eliminate absolute spirit | |||
· | · anti-historicism(Robert Young ''white mythologies'') | ||
Breaking the linear concept of time | |||
Synchronicity (Ferdinand de Saussure) | |||
against diachronique | |||
against Marx | |||
Spatial geography is also anti-historicism. | |||
Foucault new historicism | |||
==== Contemporary French Philosophy in Relation to Hegel ==== | |||
===== | ===== An early exponent of Hegel's philosophy in France ===== | ||
first generation | |||
Alexandre Kojève | |||
Jean Hyppolite | |||
===== Anti-Hegelianism in France (second generation) ===== | |||
Post-structuralists | |||
Foucault, Derrida, Deleuze, Badiou, Butler, Zizek, Lacan, Luce Irigaray | |||
===== Hegel in their eyes ===== | |||
General Enclosed identical all-encompassed | |||
Except for Zizek, who emphasizes the negativity of Hegel | |||
Metaphysics of presence | |||
logocentrism | |||
linear view of historical | |||
teleology | |||
===== Algerian War, May 68, French Philosophy ===== | |||
Algerian War (''white mythologies'') | |||
Against Eurocentrism | |||
Against colonialism | |||
Much of the post-structural generation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Algeria | |||
Otherness | |||
Sartre | |||
Camus | |||
May 68 (''The Wind from the East'') | |||
反对消费主义 | 反对消费主义 | ||
Line 294: | Line 309: | ||
===== | ===== Post-structural heritage ===== | ||
生成(becoming)而非存在(being) | |||
multiplicity而非singularity | multiplicity而非singularity | ||
Line 305: | Line 320: | ||
解構 | 解構 | ||
===== | ===== Identity ===== | ||
Line 313: | Line 328: | ||
後殖民 身分認同的主體性建構 | 後殖民 身分認同的主體性建構 | ||
Stuart Hall | |||
Identity is becoming, fluidity, and contested. | |||
Homi K. Bhabh | |||
post-colonial ambivalence,hybridity, mimicry | |||
Line 329: | Line 348: | ||
文化混杂性: 茶餐厅、港式奶茶、code-switch、土腔風格電影 | 文化混杂性: 茶餐厅、港式奶茶、code-switch、土腔風格電影 | ||
模仿 - 混杂 | |||
茶餐厅:工人阶级食物 模仿西餐 | |||
不是纯粹copy paste | |||
Homi K. Bhabh:书写与差异 | |||
差异其实恰恰体现在这种每次去进行书写的这种过程 | |||
奶茶:香港人模仿上流下午茶 | |||
喝红茶是因为这个运输的原因 | |||
为什么加奶加糖,就是他们这个下午茶,中国一中国茶叶比较贵,二他们把中国这个茶叶放到他们殖民地印度去种植,虽然说不太好,但也凑合能喝,但是就是肯定没有中国的好,所以因此需要去进行一些添加,所以去make it balance,所以就是才会有加奶加糖 | |||
非洲在读圣经,他们也把这个圣经带过去,但是他们会发现非洲人他用圣经当中的很多这种词汇,他所表达的含义跟这个欧洲人用的完全不一样,他们是有一种很自己的这种含义来去使用词汇,然后形成了一套语言表述的方法。 | |||
Rey Chow (2014), Not Like a Native Speaker: On Languaging as a Postcolonial Experience | Rey Chow (2014), Not Like a Native Speaker: On Languaging as a Postcolonial Experience | ||
Line 335: | Line 372: | ||
=== 第三部分:港台文學史 Third part: Literature History of Hong Kong and Taiwan === | === 第三部分:港台文學史 Third part: Literature History of Hong Kong and Taiwan === | ||
==== 香港文學史 History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 | |||
50年代以前:左翼文學 | 50年代以前:左翼文學 | ||
Line 348: | Line 385: | ||
80 90年代:97焦慮 對時間的探討,對消失的恐懼、王家衛《2046》、周星馳《大話西游》、吳宇森《英雄本色》、董启章《地图集》 | 80 90年代:97焦慮 對時間的探討,對消失的恐懼、王家衛《2046》、周星馳《大話西游》、吳宇森《英雄本色》、董启章《地图集》 | ||
爱你一万年 | |||
罐头 50年不会变 隐喻 | |||
香港一定会消失 | |||
Abass (1997), Hong Kong: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Disappearance | Abass (1997), Hong Kong: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Disappearance | ||
Line 355: | Line 398: | ||
Dis/appearance | Dis/appearance | ||
香港诗歌错误地出现的空间 | |||
Line 362: | Line 409: | ||
2000年以后:后97时代 ,合资片、烂片、香港本土性的丧失(彭麗君,《未晚黄昏》) | 2000年以后:后97时代 ,合资片、烂片、香港本土性的丧失(彭麗君,《未晚黄昏》) | ||
==== 華語語系·台灣 Sinophone: Taiwan ==== | |||
華語語系·台灣 | |||
Line 408: | Line 454: | ||
後現代與後殖民的論戰 | 後現代與後殖民的論戰 | ||
==== 華語語系·馬來西亞 Sinophone Malaysia ==== | |||
華語語系·馬來西亞 | |||
Line 420: | Line 465: | ||
憲法政策上的馬來優先主義,原住民神話 | 憲法政策上的馬來優先主義,原住民神話 | ||
[[User:Muyang|back]] |
Latest revision as of 16:31, 27 February 2023
第一部分:華語語系 First part: Sinophone Studies
為什麼要討論華語語系研究?Why discuss Sinophone Studies?
個人層面 Personal
(海外華人、離散、漂泊、流動、身分的不確定性和混雜性)
嘗試尋找到一些可以表述個人經驗的話語資源
這種個人經驗難以通過純粹西方的/中國的話語進行表達(也斯《剪紙》)
理論層面 Theoretical
華語語系作為一種挑戰霸權式的西方中心和中國中心的理論工具
華語語系作為一種多維的去中心化的在地批判
拓展後殖民研究的局限性(西方帝國殖民地)
強調華語語系中的帝國問題
帝国间性
何謂華語語系研究? What is Sinophone?
華語語系的兩種論述(史書美與王德威)Two statements: Shu-mei Shih and David Der-wei Wang
史書美: 中國/華語語系 《視覺與認同》《反離散》
王德威: 包括在外 《後遺民寫作》《哈佛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華夷風起》
理論:後結構/後殖民/解構主義/眾聲喧嘩 Theory: Post-structural/Post-colonial/Deconstructivism/Heteroglossia
取華語社群的最大公約數語言為基礎,建構華語語系社群,華語語系中的語言是多元的,去中心化的,包括方言,克里奧語,駁雜的。
史書美Shu-mei Shih
後殖民立場 把以西方帝國為主的後殖民研究推進到華語語系,主要以中國以外的華語社群為主(處於中國與中國性的邊緣)
大陸殖民 陆地间殖民
定居殖民 澳大利亚 新西兰 以色列 台湾汉人
移民
史書美(2014),《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華語語系是構成了一種外在於中國同時也是處於中國性與中國性邊緣的文化生產網絡,大陸性的中文文化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在華語語系場域面臨眾聲喧嘩和本土化的歷史化過程 。」
台湾牛肉面、海南鸡
中国想要去收编这些海外的一些这样的文化和资源,但实际上呢,对于华语系来说,它是要去抵抗这种收编,同时也要去建立一些新的论述,在地化的论述
中國性與中國性邊緣的文化生產網絡:
少數民族、原住民、跨國女性、移工
香港、澳門、台灣、馬華、新華、華美、歐華、英華、澳華、新西蘭華人…….
強調在地性的多維度的去中心化批判
華語語系的批評對象應該理解為帝國之間的,它面對的是多個歷史上現存的帝國(史書美 2017, 61)
非西方帝国
去中心的多維批判,華語語系在地的反離散文化實踐
多中心的批判
反離散:離散作為價值的反對、離散有其終時
离散研究特指这些离开这个本土的一些这种人群,史淑美批判的是这个离散的这个概念,它有含有一种对于故国的回望,也就是说这种这种故土在在这些人的心中,似乎永远处于一个结构中心的一个地位。
華語語系·香港
華語語系·台灣
華語語系·馬來西亞
華語語系·新加坡
華語語系·美國
王德威David Der-wei Wang
後遺民 post-loyalism
王德威(2006, 3)也同樣認為華語語系的版圖始自海外, 卻理應跨及大陸中國文學,但是要把「中國包括在外」。
Sinophone 翻譯成「華夷風」,11 並詮釋「Sinophone 的『phone /風』 意味為聲音、風向、風潮、風物、風勢,總在華夷之間來回擺盪」(王德威 2015, iv)。
他質疑後殖民主義或民族主義為基礎的「根」的空間論述,指出必須正視「後遺民」心態瀰漫在華語語系的世界,主張以後遺民論述來反思史書美念茲在茲的後殖民論述,後遺民要「更錯置那已錯置的時空,更追思那從 來未必端正的正統。這樣的姿態可以是頹廢的、耽溺的,但我更期望指出其中批判和解脫的契機 ⋯⋯ 後遺民論述讓我們在海外面對中國性或是所謂的正 統性和遺產繼承權的問題,帶來了複雜的選擇」(王德威 2015, 28)。
他從華人 離散論述出發,並不認為「中國」是鐵板一塊,對「中國」越界進而解構之, 實踐作為一種「離散論述」的華語語系。
打破政治與地理的疆界,探討內心與歷史記憶的糾纏不清
loyalism:
是指对于前朝的一种追思,就是有一群人,他在生活在当下,当下这个时间点,但是他对自身的认同是基于一个对于前朝的一个认同,所以这个这个前朝呢,可以是清朝,可以是明朝
post-loyalism:
时间观念的一个曾经的错置,和倒置,模糊了先后的顺序,以及空间的一个位置,
華語語系·中國
什麼是中國?
中國內部也是矛盾的,多元的,複雜的,非單一的,廣東人就不見的能讀懂賈平凹
Mikhail Bakhtin 眾聲喧嘩/華(heteroglossia):用語音挑戰漢字的書寫中心主義
理論資源 Theory resource: Derrida and Bakhtin
去逆写和颠倒了德里达挑战这个语言中心主义的一个理论意图,眾聲喧嘩,实际上是在用这个语言文字的一个多义性和多音性,来挑战这个汉字的书写中心主义,或者是一个文字中心主义的一个霸权,他用一个统一的这样一个文字的想象为基础,同时来引申为一个语音的这个统一性,也引申到一个对于民族国家的一个统一性的一个想象,实际上它是窄化了对于这个中文华语的一种观念,对此是需要进行批判的。 · Derrida:語音中心主義 phonocentrism
书写的地位是要远远低于这个声音的地位,这有两个词,phonocentrism,logocentrism,然后他主要是讨论了这个在柏拉图当中更提倡这个语言,而非书写的一个东西,他认为书写下来的东西就是总是会被误解,而只有这种声音,就是在场的这种言说dialogue,然后对话,他是更为距离这个真理会更近一些。
德里达的整个的一个理论,他所要回应的一个经验的问题,是基于他自身的一个殖民地的经验,他出生于与阿尔及利亚,然后他是在殖民地学习的法语,然后,但是他在这个回到这个殖民母国,也就巴黎,回到这个帝国中心的时候,他就感受到了非常强烈的帝国中心对于这种殖民地的一种排斥的心态,然后他们都会觉得德里达是有口音的。
· Bakhtin:複調多音 Multi-accented
对话理论(dialogism)、众声喧哗(heteroglossia)、狂欢(carnivalesque),以及时空体(chronotope)
巴赫金,作家和理论家,然后他所处理的问题,其实就是在这个集权主义当中,人究竟该如何进行表达。carnivalesque和heteroglossia,都是巴赫金很重要的一个理论资源,然后他实际上还有对话,他去分析这个托普特耶夫斯基当中的这个小说,他其实就是想谈论人在一个高度统一的,压迫性的一个政治环境当中,怎么来进行表达,表达的方式是怎样的,以及就是比如说狂欢呀,然后复调多音呀,对话呀,他怎样去挑战这个权利结构的一个位界关系。
heteroglossia和carnivalesque,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很anarchy的一个混乱状态,但恰恰是这种混乱状态,它导致了对于既有的现存的一个等级制的权利关系的一个颠覆,它会使就是就它跟朗西埃的论述也很像,就是比如说那个distribution of sensibility,感性分配,感性的再分配,它就是去直接就是针对的一个现有机制内部的这种权利关系,把它重新打破,以一个更为平等的方式来进行展现。
《視覺與認同》:導論 visuality and identity: sinophone articulations across the pacific: Introduction
· 《臥虎藏龍》的分析
o 語言駁雜--》華語語系中多種語言的異質性+華語人士分佈多樣化的表徵
o 標準語之外的多種語言
o 顛覆了統一語言的霸權想像--》單一中國性的想像
o 使得以語言為基礎的民族國家想像的建構短路(語言-種族-國家)
華語語系的南洋視角 (徐維賢《重繪華語語系版圖》) A Nanyang Perspective (Wai Siam Hee, Remapping the Sinophone: The Cultural Production of Chinese-Language Cinema in Singapore and Malaya before and during the Cold War)
· 新馬華語語系的位置存在於兩個中心之外
o 中國中心論述:第一種說法,可稱之為作為向心力的華 語電影論述,尤其為中國大陸學者所擅長。這一派的論述通常傾向於使用中 國民族主義的價值取向,不自覺地從民族、國家和疆界出發,衡量或發揮華 語電影的政治功能。這派學者比較傾向於突出「華語電影」中的「一元華語」 功能,淡化華人方言在電影敘事的實力
o 美國中心論述:第二種說法作為離心力的華語電影 論述,尤其為海外英語學術界的學者所擅長,這一派的學者比較傾向於從文 化和語言出發研究「華語電影」,藉此進行跨區域的、跨國的、多元的、共時 的研究(魯曉鵬 2014a, 5)。這派學者比較傾向於突出「華語電影」中的「多種 華語」的方言功能,從而淡化或批判「一元華語」在電影敘事的實力。
· 問題:
o 「中国梦」和「美国梦」
它轻易排除了美中两国以外的华语系社群封“华语”和“华语电影”享有的原初记忆和历史,似乎美中两国以外的华语语系社群既不在“东方”,亦不在“西方”,彷佛它们都在“乌有乡”(nowhere),新马华语系社群正是长久被置于“乌有乡”的虚拟实境中。
· 華語在新馬歷史語境中的含義和用法
筒而言之,“华语”在新马历史的涵义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新马华人所操的语言,除了普通话之外,也包括华族社群中所通行的各程方言,“狭义则指“在华人人口中通用的如中国人所称呼的普通话或汉语,不包括方言在内。在新马这三十多年以来推行的“讲华语运动”所主张的“多讲华语,少讲方言”的意识形熊中,前者的广义内涵至今逐渐被人遗忘,取而代之则是后者的狭义。
由此可見易水提倡的華語電影和「多種華語」比起二十一世紀華語語系概 念強調的「聲音與書寫的多語性」(Shih 2011, 715)足足早了半個世紀左右。 然而即使兩位來自新加坡的旅澳學者主編《華語語系電影》一書,從導論到全 書論文不斷強調華語語系電影的多元語言、多元方言和多元土腔的重要性的 同時(Yue and Khoo 2014, 6),卻沒有回顧或提及易水在早期新加坡提倡的華 語電影和「多種華語」。換言之,這些來自新馬的原初記憶和歷史不但被中美 和其他地區的學者排除在外,亦被來自新馬的學者自動消除。
這意味著新馬本土有關華語電影和「多種華語」的知識生產似乎不具備合 法性,即使兩座小國早已獨立超過半個世紀,但本土的華語知識、記憶和歷 史的生產,彷彿永遠只能依附於大國的理論中才能被看見。「華語電影」需要 依附跟中美兩國有淵源的魯曉鵬等人的著述立說,始能被看見和討論,作為 大國理論橫跨中西場域流傳。這是否意味中國大陸主流學界只承認和吸納西 方的知識生產?其他中國境外的華人地區所生產的華語知識經常不在中國的 視域裡?或者反過來提問,西方主流學界是不是只看到中國和港臺的知識生 產,其他華人地區所生產的華語知識經常不在西方主流學界的視域裡?「華語 電影」概念的源(roots)與流(routes)之說為何不能以新馬為起源,在中港臺 開枝散葉為流?華語語系研究「讓我們反思源與流的關係,『源』的觀念可以 看作是本土的,而非祖傳的」(Shih 2010a, 46)。有關華語電影的兩種說法卻 把一切本土起源的論述,看作是祖傳的。華語語系理論在此足以提供一個批 判的思路。
重繪華語語系版圖:前世今生
筆者把陳慧樺(真名陳鵬翔)於 1993 年在馬來西亞對 Sinophone 的「華語 風」闡發稱之為華語語系論述的1.0版本。
把 2004 年以降史書美在美國奠定的 華語語系論述稱之為 2.0 版本;
再把近年王德威重新界定 Sinophone 為「華夷 風」的論述稱之為 3.0 版本。
1.0
時間提前 新馬起源 反帝反殖
第二部分:理論 Second part: Theory
Post-structural/Post-colonial/Sinophone Studies relations?
對於理論的態度:
· 重要的不是理論本身,而是如何使用理論,以及理論的位置和在地化的脈絡
· 不深入探討理論內部的問題,把理論作為一個工具和抓手,重新思考華語語系內部的種種議題
· 強調理論背後的經驗性和使用意圖比純粹的理論研究更實際
How to understand contemporary French philosophy?
20th Century French Philosophy
o Existentialism Psychoanalysis Semiotics Structuralism Post-structuralism
What i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m?
o 难道我们仅仅是类似于教材式哲学史当中按照时间顺序来理解他们?
o 还是说我们是按照文学理论的方式来看看从哲学当中弄够拿出什么来分析文本/文化?
Two paths to understanding post-structuralism.
· Anti-teleology(Judith Butler Subjects of Desire)
eliminate absolute spirit
· anti-historicism(Robert Young white mythologies)
Breaking the linear concept of time
Synchronicity (Ferdinand de Saussure)
against diachronique
against Marx
Spatial geography is also anti-historicism.
Foucault new historicism
Contemporary French Philosophy in Relation to Hegel
An early exponent of Hegel's philosophy in France
first generation
Alexandre Kojève
Jean Hyppolite
Anti-Hegelianism in France (second generation)
Post-structuralists
Foucault, Derrida, Deleuze, Badiou, Butler, Zizek, Lacan, Luce Irigaray
Hegel in their eyes
General Enclosed identical all-encompassed
Except for Zizek, who emphasizes the negativity of Hegel
Metaphysics of presence
logocentrism
linear view of historical
teleology
Algerian War, May 68, French Philosophy
Algerian War (white mythologies)
Against Eurocentrism
Against colonialism
Much of the post-structural generation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Algeria
Otherness
Sartre
Camus
May 68 (The Wind from the East)
反对消费主义
反对戴高乐集权
Post-structural heritage
生成(becoming)而非存在(being)
multiplicity而非singularity
話語分析
知識/權力
解構
Identity
我是誰?我的認同是什麼?我該如何認同?
後殖民 身分認同的主體性建構
Stuart Hall
Identity is becoming, fluidity, and contested.
Homi K. Bhabh
post-colonial ambivalence,hybridity, mimicry
主人/奴隶
殖民者/被殖民者
书写 差异
文化混杂性: 茶餐厅、港式奶茶、code-switch、土腔風格電影
模仿 - 混杂
茶餐厅:工人阶级食物 模仿西餐
不是纯粹copy paste
Homi K. Bhabh:书写与差异
差异其实恰恰体现在这种每次去进行书写的这种过程
奶茶:香港人模仿上流下午茶
喝红茶是因为这个运输的原因
为什么加奶加糖,就是他们这个下午茶,中国一中国茶叶比较贵,二他们把中国这个茶叶放到他们殖民地印度去种植,虽然说不太好,但也凑合能喝,但是就是肯定没有中国的好,所以因此需要去进行一些添加,所以去make it balance,所以就是才会有加奶加糖
非洲在读圣经,他们也把这个圣经带过去,但是他们会发现非洲人他用圣经当中的很多这种词汇,他所表达的含义跟这个欧洲人用的完全不一样,他们是有一种很自己的这种含义来去使用词汇,然后形成了一套语言表述的方法。
Rey Chow (2014), Not Like a Native Speaker: On Languaging as a Postcolonial Experience
第三部分:港台文學史 Third part: Literature History of Hong Kong and Taiwan
香港文學史 History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50年代以前:左翼文學
書寫城市、資本、資產階級、殖民者對於底層的壓迫,城市感性是骯髒不堪的、解決思路是回到大陸搞革命,香港只是暫時停留的地方
60、70年代:城市書寫、《我城》西西、《浮城誌異》(城籍 citizenship)
殖民地時代的香港曾被形容為「借來的時間、借來的地方」,不少1949年後從內地南來的作家都抱持過客心態,視香港為暫居地,很少提及香港,即使提及也以負面的批評居多。70年代是香港經濟起飛的年代,也是粵語流行曲興起、青年一輩社會意識提高、普羅市民亦逐漸改變「過客」心態,逐漸產生本土意識的年代。《我城》即以這一年代為背景,描繪了中學畢業生阿果眼中的70年代香港,阿髮、悠悠、阿傻、麥快樂等草根百姓逛街、郊遊、搬家、求職、討生活的香港,西西以其「頑童體」的觀察帶人遊走各地,刻畫一代香港人的真實狀態,記錄當時諸多重要的歷史瞬間,其中寄托著青年的開放、進取和各種成長之潛力充滿可能性。
80 90年代:97焦慮 對時間的探討,對消失的恐懼、王家衛《2046》、周星馳《大話西游》、吳宇森《英雄本色》、董启章《地图集》
爱你一万年
罐头 50年不会变 隐喻
香港一定会消失
Abass (1997), Hong Kong: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Disappearance
Disappearance
Dis/appearance
香港诗歌错误地出现的空间
Rey Chow (1993), Writing Diaspora
2000年以后:后97时代 ,合资片、烂片、香港本土性的丧失(彭麗君,《未晚黄昏》)
華語語系·台灣 Sinophone: Taiwan
連續殖民:台灣一直就是殖民地,荷蘭、鄭成功、清朝、日本、中華民國
定居殖民
后殖民台湾
台湾文学史
1895-1945: 殖民地文學、日治時期的文學、賴和(台灣新文學之父)、吴濁流《亞細亞的孤兒》
反映日本時代台灣人生存處境及其中女性所面臨之遭遇
日本殖民臺灣當局的政治迫害、經濟榨取行為及其警方所造成的權力壓迫
揭露臺灣漢人社會殘存封建勢力及傳統仕紳階級性格之樣貌
當時臺灣知識份子啟蒙思想的萌發及隨之而來的徬徨與掙扎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
荊子馨(Leo T. S. Ching)《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
陳培豐 《「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
45-50年代:反共文學 張愛玲《赤地之戀》《秧歌》還有很多沒看過
60年代:現代主義 白先勇《台北人》
70年代:鄉土文學
80年代:文學市場化、大眾化
90年代:後戒嚴文學 (女性文學、性少數文學、同志文學、原住民文學、後現代文學、後殖民文學)
後現代與後殖民的論戰
華語語系·馬來西亞 Sinophone Malaysia
馬來中心主義
華族和巫族之間還有其他種族之間
官方一直打壓華語、只剩獨中
憲法政策上的馬來優先主義,原住民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