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na Haraway Muyang: Difference between revisions

From XPUB & Lens-Based wiki
(Created page with "(后)现代性的双重受缚(Spivak) /抵抗辩证(Haraway): 一方面,后现代的反本质主义立场破坏了女性主义的普遍的、同一的主体,带来了政治上的麻烦。 另一方面,如果不进行自我解构,女性主义就可能成为新的话语霸权,从而遗失主体建构之初的合法性。 仅仅批判主体是不够的,解构二元论中的权力关系还需要切换认识的视角,重新挖掘被压制的客体/对...")
 
No edit summary
Line 8: Line 8:


=== IDENTITY ===
=== IDENTITY ===
无论是波伏瓦设想的普世的人文价值,还是伊利格瑞编织的女人神话,亦或是威蒂格宣扬的性别斗争,都不愿屈居于局部的视角。尽管,她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提出了性别的“差异”,但由于这些“差异”都是基于一个共同身份的群体,即女人,最终都走进了同一性的神话。黑格尔的同一性视角似乎比她们预想的还要难缠,在谈论一种有关“女人”的思想理论时,女性主义理论家很难放弃把“自我”构筑为整体。巴特勒质疑了“女人”得以建构的毋庸置疑的物质基础(身体),将性别当作一种话语,但她的解构工作无法解释现有的、既定的性差异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Revision as of 22:55, 22 February 2023

(后)现代性的双重受缚(Spivak) /抵抗辩证(Haraway):

一方面,后现代的反本质主义立场破坏了女性主义的普遍的、同一的主体,带来了政治上的麻烦。

另一方面,如果不进行自我解构,女性主义就可能成为新的话语霸权,从而遗失主体建构之初的合法性。

仅仅批判主体是不够的,解构二元论中的权力关系还需要切换认识的视角,重新挖掘被压制的客体/对象的新意义。

IDENTITY

无论是波伏瓦设想的普世的人文价值,还是伊利格瑞编织的女人神话,亦或是威蒂格宣扬的性别斗争,都不愿屈居于局部的视角。尽管,她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提出了性别的“差异”,但由于这些“差异”都是基于一个共同身份的群体,即女人,最终都走进了同一性的神话。黑格尔的同一性视角似乎比她们预想的还要难缠,在谈论一种有关“女人”的思想理论时,女性主义理论家很难放弃把“自我”构筑为整体。巴特勒质疑了“女人”得以建构的毋庸置疑的物质基础(身体),将性别当作一种话语,但她的解构工作无法解释现有的、既定的性差异究竟是如何形成的。